他是敢于冒险、善于把握机会的犹太人,当时美国正值南北战争,兵源紧缺,只好派一些人去欧洲征召雇佣兵,就这样,他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运兵船,他在船上听到小道消息说,这些征兵的人除了拿政府的酬劳,还克扣士兵的佣金,与其被人剥削,还不如自己到征兵点报名,直接领钱,想到这里,普利策在船快靠近波士顿港之前,趁人不备跳到海里,游到了码头,他本以为自己水性足够好,结果却差点被淹死。当年他只有17岁,在这个未成年人的雇佣兵身上,第一次体现出犹太人敢于冒险,对金钱和机会的敏感。就这样,他成功踏上了美洲大陆,也是一个让他成就梦想的大陆。
这个小男孩就是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犹太人,如果你没听过普利策这个名字,那你肯定知道美国自由女神像,就是因为他才得以在纽约安家,你也肯定听说过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利策奖,这个奖项自1917年颁发,如今已经成为乃至世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项,有“新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普利策的家庭和许多家庭一样,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父亲是谷物商人,家境不错,但父亲去世后,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17岁的普利策选择离开家乡,开启了闯荡世界的生活。普利策开始想要去奥地利参军,但因身体条件所限,都未能如愿。直到有一天看到了美国在招雇佣兵,于是借着美国征兵的机遇,他决定前往美国去寻求更好的生活。
美国内战结束后,普利策开始了在美国的闯荡生活,由于战争刚结束,大批在寻找工作。在美国一段时间后,普利策发现自己并不比在匈牙利的时候过得更好。没有专业技能,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在找工作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生存,他决定跟着美国的西进大潮向西闯荡,他带着身上仅剩的一点钱踏上了冒险之旅,从东部的纽约到中西部的圣路易斯,因为没钱,基本靠步行完成了近1500公里的路程。
赚取着微薄的收入,他的经济状况一直处于悬崖边缘。然而,这个受挫的移民并没有放弃,他找到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开始学习英语,并很快就掌握了这门语言。之后他开始写作,并很快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他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让他开始受到关注。也正是因为普利策的西进和对生活的坚持,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共和党创始人之一的苏兹,也正是他把普利策吸纳到了自己的报社《西方邮报》任职,让圣路易斯成了普利策新闻事业的起点。
在苏兹的支持下,普利策大胆创新,在传统题材和方式之外,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路。在他刚入行的时代,报纸只承担的只是信息传递这一角色,而普利策发现普通大众是未来报业最大的目标客户,而这些人更喜欢奇闻趣事、政治丑闻等故事性强的题材,抱着试试的态度,他开始走街串巷,搜集诸如凶杀、自杀、贪腐、罢工、暴动、桃色新闻等内容,然后用浅显易懂和几句煽动性的语言报道出来,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题材让报纸的销量大增。
由于普利策的这种创新,实现了现代报纸向娱乐化、大众化的转变,大大拓宽了报纸的报道题材。同时在报刊排版方面,普利策尝试在报道的文字中间穿插与事件相配的漫画,这个做法又再一次证明了普利策的价值,亲民的题材,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插图,普利策的创新基本奠定了现在报纸的基调。
从此,普利策的职业生涯开始有了起色,经过他的不断努力,1878年,31岁的普利策最终创办了一家自己的报纸《圣路易快邮报》,普利策的新闻事业迅速扩张,他通过吸纳优秀的记者和采用先进的技术,让自己的报纸在业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创立的《圣路易斯邮报》一度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报纸之一。1882年普利策又以34万6千美元收购了《世界报》,招募知名记者内莉·布莱等人,让这个濒临破产的报业销售情况改观,销数达10万份。
在1883年,为了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00周年,法国雕塑家巴特勒迪决定建造一个巨型的自由女神铜像送给美国,但巨大的女神像需要一个巨大的底座,建造底座的却资金没了着落。这时,普利策利用《世界报》的影响力,发起了一项众筹活动,号召读者为自由女神像捐款,并许诺每一个捐款人的姓名都会出现在《世界报》上,靠着这项举措,使得这座标志性的纽约地标得以建成,《世界报》和普利策本人,也为此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在那个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年代,普利策还为自己的报纸设计了一个漫画人物黄孩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彩色漫画。普利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使他的报纸迅速成为最畅销的报纸之一,也很快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报业大亨。但普利策并不满足于仅仅拥有一家报纸。他开始收购其他的报纸和杂志,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更大、更具影响力的媒体帝国。在他的领导下,普利策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
普利策实施的包括重大新闻的前沿报道、通过揭露丑闻和贪污而推动政治和社会改革,以及在他的报纸上发表小说和时事评论等一系列新闻革命,都成为了后来新闻业的常规做法,被许多其他报纸所效仿。普利策深谙新闻业的力量,他相信自己的新闻事业能够影响社会并推动变革。他通过新闻报道推动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工人和改善公共卫生条件等一系列事情。
然而,普利策的新闻事业也引起了批评。他的报纸常常运用鲜明的头条、夸张的语言和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甚至被称为“黄色新闻”。此外,他的新闻事业也被指责为过度商业化,过度关注利润而忽略了新闻的责任和公正性。OB视讯app
晚年的普利策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如何把新闻事业发扬光大上,他意识到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完善的就业机制十分重要,为此他一直在为创建新闻学院而努力,终于在1912年,也就是普利策去世的第二年,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普利策250万美元的捐赠,建立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并于1917年设立了普利策奖,以奖励那些在新闻界,文学界等有卓越贡献的人。这个奖项至今仍然是全球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尽管普利策的新闻事业存在争议和批评,但普利策勇敢、努力和奋斗的故事。让他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对新闻业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他被誉为现代新闻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中。OB视讯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