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前,我用半年多的时间,逐渐适应了与AI的沟通与合作。很长一段时间里,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大模型的名字,对我而言似乎只是一个个遥远的流行词。直到进入留学申请季,我才发现AI的实用之处。从协助翻译理解、检索学术资料,到检查文书错漏、润色英文写作……善用AI能使学生在不违反学术伦理的前提下,在诸多方面得到有效助益。因此,当我踏上英国的土地,走进学院迎新会的报告厅时,面对台上主讲教授“都有哪些同学用过AI”的提问时,我自然而然地举起了手。这时,我才讶异地发现,会场内的举手者寥寥无几,许多同学东张西望的神色让我意识到——他们并非不用AI,而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其实,开学之前,我对海外高校对生成式AI应用的态度便已有所耳闻。自从ChatGPT爆火并普及以来,两年之间,几乎所有国际一流大学都意识到了生成式AI对高等教育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颠覆式影响,并加紧为此制定了相关原则与规范。其中,驱动高校规制AI的主要意图,就在于防止学生利用AI作弊或是“偷懒”。毕竟,学生进入大学的意义就在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考试也好,作业也好,都只是督促、检验学生的手段,OB视讯app如果任由学生用AI应付,最终损害的是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发展前景。OB视讯app对高校的这方面考虑,我没有任何不认同的地方,在申请和开学前的准备中也从未让AI为我代写内容,而只是把它当作“万事通”和“小助手”。正因如此,我才觉得使用AI没有讳莫如深的必要。不过,从同学们的反应上看,至少在英国的教育语境下,AI仍然处于某种微妙的“敏感地带”。
我就读的学校明文规定:任何情况下,(学生)都不得将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生成的文本作为自己的作品,在评估性作业中,这会构成学术不端,在非评估性作业中这样做,则是“让AI剥夺你的学习机会”。随后,教授又解释道:学校允许学生适当使用AI工具支持个人学习、研究和形成性工作,只是建议我们与导师进行讨论,达成如何以最佳方式使用AI的共识,进而从预期的教育体验中获益。
开学后,我见到了自己的导师,于是循着学院的建议与他就AI展开了讨论。这时我才了解到,较早普及生成式AI的欧美国家,已经有许多高校因此经历过严重的“信任危机”。起初,人们并不认为AI能够代替学生完成作业,以至于有教师鼓励学生用AI生成内容,作为一种趣味教学,但AI技术飞速进展,很快就让学生足以交上难辨真伪的作业。许多高校这时才意识到生成式AI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开始紧急修补制度漏洞,并寻求各种“鉴定AI率”的技术工具,对学生加以约束,部分学生则试着与学校“斗智斗勇”,并就“AI鉴定”的准确性与学校发生矛盾。这一番折腾下来,自然会有学生想要“避嫌”,干脆不说自己会使用AI,尤其是那些成功申上名校、心气较高的外国学生,更不愿意沾染上“作弊”的嫌疑。
总结西方学术界对AI的态度,矛盾而复杂,大概是最准确的说法。一方面,各大高校在实操层面对AI生成内容严防死守,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实,但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的前沿阵地,也希望尽可能表现出拥抱技术进步的积极姿态。
如果仅是介绍海外高校对AI的态度,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作为一名跨越国境寻求知识的留学生,以及一名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非英语母语者,我和许多身边的“留子”同伴,对此还有一些不同于当地学生的独特体会。回到开学迎新会的那场“迷你民调”,我毫不犹豫地举手,是因为我站在留学生与非母语者的立场上,真的非常庆幸,能在留学期间赶上AI技术发展。
对高校而言,学生使用AI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习外包”。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学习都“外包”出去,自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然而,我们这些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还要面对许多额外的压力。这些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负担,其实并非求得真知的必经之路,而只是我们身在异乡不得不付出的学习成本。如今,如果技术进步能让非西方的学生和学者将这些额外的负担“外包”出去,通过AI工具辅助翻译、理解外文的内涵和语境,我想我们并不会因此损失“学习的机会”,而只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可供投入更有实际意义的学习。
就在上周,一个不同专业的留学生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款AI应用,可以将英文的论文、专著、讲义、PPT等材料自动提炼为内容摘要,并生成一男一女的对话播客,使用户可以通过听的方式了解其内容。我问他,这么好的应用是从哪里知道的,他告诉我,是一位教授主动向学生推荐的,还特别提到很适合留学生。那一刻,我很欣慰有老师能懂我们,也对AI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多了一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