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福建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我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我省各部门、高校通过送政策、拓岗位、搭平台,强化就业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今秋以来,多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在各大高校中举办。11月16日,2024年福建省秋季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举行,这是今年秋季以来,我省建设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场公益性校园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吸引了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36家知名企业前来参会,业务范围辐射各综合类行业,提供就业岗位653个,用人需求近4000个。当天,求职毕业生在招聘展位前浏览招聘信息、了解岗位需求、咨询薪资待遇,与招聘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投递简历3684份,初步达成意向1620人。
11月20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教育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理工大学、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福建理工大学旗山校区联合举办“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福州站暨福建省福州地区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是福建省主要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公益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主办方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过各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省内外工业园区等渠道,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征集参会企业302家,精选岗位1051个,需求人数7969人。招聘岗位涵盖电子信息、教育、新媒体、自媒体、装备制造、OB视讯app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建筑业、金融商贸、OB视讯app石油化工、食品、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多数岗位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名。当天入场求职毕业生超6000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20人。
记者走访中发现,在这些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一站式”的就业服务深受毕业生的欢迎。
在近期由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好年华 聚福州”2024年冬季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AI简历诊断与面试互动专区成为本场招聘会的一大亮点。利用AI技术为毕业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简历、职业发展路径、模拟面试体验等求职辅导的模式,助力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该学院了解到,此前该学院就通过举办“一站式”学生社区AI赋能就业指导活动,邀请海峡人才网的测评专家毕业生详细介绍了AI简历优化、AI职业规划、AI模拟面试及AI职业心理测评等AI技术在就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此外还开展多场企业进校园招聘宣讲活动,让毕业生面对面与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就业服务,我不仅发现了以前未曾听过的岗位,还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对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都有相应的培训,所以企业在招聘时更注重考察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我的学习能力。”该学院2025届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陈芙蓉说。通过系列的就业指导,不少毕业生表示,这些活动让他们对目标企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在闽江学院,宿舍楼下就有就业集市,校园里还有就业驿站,毕业生在校园里就可以零距离享受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集市里既有最新的招聘岗位,也有就业专家“面诊”简历,还有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展示。
“我们和人社部门合作,共同搭建这个就业驿站,就是希望毕业生在学生社区就能享受到有温度、精准化的就业帮扶。”闽江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杨晓表示,就业驿站打造集求职应聘、面试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就业政策咨询、简历诊断等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巧妙利用集市形式的“烟火气”,探索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模式。这样的创新模式,源于人社部门和高校的暖心服务助力就业工作。就业驿站的工作内容,如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落户福州、留榕就业创业;多渠道搭建就业资源信息对接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推荐服务;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申请一次性求职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组织有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协助人社部门开展求职能力训练营,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等。
记者了解到,2024年省人社厅、省教育厅、OB视讯app各地各高校合力健全促就业工作推进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程跟进就业指导服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就业数据统计监测,有力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稳中有升,确保了全省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福建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充分研判形势要求的基础上,锚定目标、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地人社部门要大力挖潜拓岗,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深入拓展市场性岗位,打造精准供需对接平台,积极推进培训就业一体联动,着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效,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各高校要优化就业指导,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等帮扶机制,提升服务指导和帮扶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强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记者 冯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