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桌、一盏灯、一本书,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管你衣着光鲜还是衣衫褴褛,这盏灯对所有人发光……
2014年,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播下了第一颗夜读的种子,自此24小时书店便在全国范围内如星火燎原般蔓延。
就连刚刚过去的高考,山东省的作文题目,也是关于“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的材料作文,再度引发了网友对“24小时书店”的热议,称其“有情怀”。
然而,现实却是,做生意光有情怀是不够的——在山东的省会济南,24小时营业的睿丁岛书店由于经营不善,已经停业了。
睿丁岛书店成立于2015年8月,占地面积400平,其店长徐长东是一家书友会的组织者,开店的诱因源于书友们的购书和读书需求。
达成共识后,11名书友每人认筹2万元,剩下的由徐长东投资,将店开在了济南最繁华的地段,因为成本所限,书店只在周末实行24小时开放。开业之初,“24小时营业”、“众筹”等标签,为其带来了一定的话题度,不少媒体竞相报道。
除了传统书店经营的图书生意,睿丁岛书店还提供咖啡、OB视讯平台茶、花艺、器具等产品,也会定期邀请文化界人士来店讲座,举办定期的读者沙龙,经营得有声有色。
然而,好景不长,在后来的经营中,书店还是遇到了店租人力成本过高,营业额减少等问题,最终于今年的4月3日停业。徐长东算了一笔账,从开店到停业,前后投资了100多万元,两年间一共亏了40余万。
和睿丁岛不同的是,开“24小时不打烊”风气之先的北京三联经营非常成功,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阅读品牌,成为北京市的一道文化风景,营业额持续上涨,且陆续开起了分店。
初期试营业时会因为新鲜感带来业绩,之后顾客会渐渐失去新鲜感,来书店的次数慢慢减少;
书店到了深夜往往变成“图书馆”,顾客只阅读,不买书。即使营业员打着哈欠强打精神地工作,营业额依旧上不去。
从长远来看,如果无法像三联一样打造品牌效应,并解决以上几个问题,24小时实体书店未来的发展仍会遭遇困境。
当然,三联书店“求变”的思维方式值得借鉴,从调整经营范围和书籍品种,到与雕刻时光咖啡馆合作、24小时不打烊等,三联和所有的实体书店一样,一直在努力地寻求转型,凭借自身优势进行品牌营销与创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4小时书店,在不同程度上的确具备一定的公益属性,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政府政策和社会各方也会加以呵护扶持。
但更不能忽视的是,24小时书店是实体书店创新转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如果不能利用市场的手段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谓的公益性也就无枝可栖。因此,从根本上,要靠从业者创新经营思路,不断提升自身的赢利能力。
目前,除了传统的书店业务以外,各家实体书店也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尝试新的方式和策略,以增加知名度,提升营业额:
举办讲座和沙龙,给作家与读者提供交流的契机,也是许多实体书店拉动营业额增长的方式;
凭借以上的一些举措,部分实体书店在营业额上的确有所上涨,但距离带领传统书店走出困境,实现升级转型,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之,24小时书店的经营不应拘泥于原有的陈旧、僵化、固定的模式,应该勇于向更加宽广、深入的方向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抓住新的发展契机,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创享智库带领传统民营企业转变观念,拓展思维,调整升级路径,变革成长模式。同时,创享智库还将从民营企业中寻找优质企业或项目进行孵化,从资本角度为其进行商业模式设计和资源匹配,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