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仔细分来,它主要包括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方式,二是写作方法,三是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是指写文时用来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反映生活的方式手段。写作方法是指文学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时所用的方法和技巧。修辞手法是指为提高文章语言表达效果时所采用的修饰、加工、润色语言的方法。
写作方法有哪些:对比、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托物喻人)等。
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想象,悬念,照应,抑扬结合、联想,叙议结合,借古讽今,托物寓意,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
我们每写一篇文章,在下笔前都要就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首先确定怎样去表达,才能更好地反映出社会生活情况,说清楚自己的思想感情,介绍明白事物、事理等,经过思考确定的写作方式和手段,就叫做表达方式。这是写作手法中最基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常用的表达方式中,我们最熟悉的有5种: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记叙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详叙、略叙等,我们经常在作文中使用的,或者在阅读中读到的,大部分是前4种叙述方式。小学生写作练习的重点就是记叙的方法。
议论主要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3种,议论的写作一般要到中学才开始学习。可以看出记叙和议论有密切的联系,在写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抒情简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记叙文中使用较多。直接抒情真实、强烈,容易把握,而间接抒情比较含蓄、委婉,更加突显语言的感染力。
描写则更为丰富,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白描等。可以说,描写是写好一篇文章不可或缺的写作手法,无论是写人、事、物、景,都会使用到描写。
描写和抒情的结合情况比较频繁,如我们经常说的状物文中的托物言志,写景文中的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等,都需要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才能完成。
说明的使用也比较多,对建筑、植物、动物、景物、人造物等,经常使用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在作文写作中,说明经常用于说明文、记叙文中的状物、写景等文章中。
写作方法,有的人也把它叫作表现手法,它是针对具体写作中的方法技巧而言,常见的写作方法有: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承上启下、OB视讯开门见山等,都是写作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统称为写作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照应又称为呼应,指的是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地方上互相关照与呼应,有的是文题照应,有的是首尾照应,有的是尾题照应。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后面又提到了书籍和文件:“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前后照应,通过交代书籍和文件,表现李大钊同志热爱工作,忠于党,处处为党的利益考虑。
对人物的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这4个描写都是写作方法中的重点,一般用在记叙文中,写人、记事作文常用。
在写作中无需每个人物都写到这4个方面,而要根据需要进行重点描写,无论是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首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物的特点,哪个方面有特点OB视讯,能表现出文章需要的思想或人物的品质,就采用哪个描写方法。
象征的使用也较常见,指的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进入小学高年级和中学,读到的课文和平时阅读中,碰到的象征手法更多。如《老人与海》,海明威在小说大量运用的象征,其中梦中的狮子、被捕杀的大鱼、鲨鱼、小男孩、军舰鸟等,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刻的思考,这也是经典名著能流传下来,受到人们喜爱的一个原因。
以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重点是在“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间找到某种想同点、相似点。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OB视讯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点指的是代表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细致描写,面指的是概括性叙述和描写,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写景和场面描写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写作方法。
在我们小学生作文中经常要写到的拔河、运动会、游戏、校园风景等,都要用到点面结合的方法,尽管使用点面结合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但从小加以练习,以后才能更加熟练地使用这一方法。
修辞手法,针对的是写作中的语言使用,主要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排比、比拟、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以下还是简单几种大家最熟悉的修辞手法:
比喻分为拟人和拟物,用两事物间相似点来进行比拟,它的组成包括本体、喻体和喻词。根据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可以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这一点,小学阶段不作更深入要求,但到了中学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的修辞方式,一是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二是拟物,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此事当成彼物来写。比拟的表意更加丰富,能使把描写的对象更加的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一般来说我们在写作中比较熟悉的是拟人,但拟物也是会遇到的。
排比最有标志性的是3个或3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当然这些句子结构、语气、长度等要相似或一致。排比的作用就是以多来体现的,可以增强语势,增强条理性,增强节奏感,增强表达的情感浓烈程度。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夸张是为了达到表达效果,对事物特征、作用等进行有意地扩大或缩小,要注意的是夸张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另外还有一种叫超前夸张。
如:“一步登天”是扩大夸张,“巴掌大的脸”是缩小夸张,“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我仿佛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是超前夸张。
反问是只提问,不作答,答案已经存在于反问句中了。反问用来加强语气,激发情感,增强气势和说服力。
以上就是对写作手法的简单介绍,其实在写作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要关于总结、辨析,就能分清楚三者的区别:
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写作时的语言修辞效果而言。
更重要的是,在写作中要融会贯通,不要死板拘泥,综合运用好多种写作手法,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 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 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就需在具体描写时,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这样又不失去物的本色,还让物品具有人的特点,使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这种手法的文章除了在开头、结尾之外的主体部分中,用三个反问段落作为文章的主题部分,围绕主旨并列展开。
一般来说,主体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句为段落的中心句,且这些段落的中心句在结构上要基本相同或相近,最好能在段与段之间形成排比之势,这样能使文章文意清楚、层次分明。
就是“三江并流法”。 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有横向和纵向两种联系。横向联系就是将几个人或几件事联系起来共同演绎一个主题,或者将一个人或一件事通过几个侧面来演绎共同的主旨;纵向联系就是对所写的人或事向剥笋一般地层层深入,不断挖掘,从而挖掘出文章的主题。
三江并流法”中的“江”,就是作文表现主旨的材料,这些材料的选择应该服从并服务于文章的中心。这种写法的结构有些像总分总,然每个段落的开头结构必须一致。段落的结尾要有一个小结,并结构也要一致。开头段落的话最好采用排比或比喻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