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通讯员喜欢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写作手法,比喻、对比、拟人等信手拈来,甚至夸张、联想都穿插其中。最终,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被编辑毙掉了。
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让读者了解新近发生了什么事,OB视讯只要完成了“受者晓其事”,新闻报道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新闻报道要简洁、客观,既不要把新闻事实写成“故事会”,也不要把读者刻意困在“云雾”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闻报道中不能运用文学写作手法,只是要在合适的时候用,并且要用的合适。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象征”的用法,这个案例来自新闻前辈艾丰的著作。
艾老讲过一个关于“象征”的典型案例,OB视讯是1959年平息西藏叛乱后,新华社记者写的通讯《的春天》的开头:
响过了第一次春雷,覆盖四周山上的积雪消融了,大昭寺前的唐柳吐出了新芽,成群的大雁和灰鹤在平原的上空翩翩飞翔。春天来到了。
我们看这一段话,春雷响过、积雪消融、唐柳发芽、大雁和灰鹤飞抵,种种美景表明春天已经来到了。
艾老说,这一段中的每一句话OB视讯,除了景色的描写之外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春雷”,OB视讯象征着在中央正确决策下的平叛战斗取得了胜利;“积雪消融”,说的是西藏农奴制度和反叛势力的土崩瓦解;“大昭寺唐柳”象征着汉民友谊的新的发展;“大雁和灰鹤”表明西藏广大农奴的翻身和解放。最后一句是总括。
这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它借用春雷、积雪、唐柳等具体的形象的事物,用简练的笔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暗示百万农奴得到彻底解放的喜悦,表达出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在阅读过程中,文字的优美可以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形象的恰当又耐人寻味,让我们回味无穷。
我记得新华社作品《“三北”造林记》的开头,也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为了生存,为了明天,一群蓑羽鹤振翅高飞,逆势而上,冲击地球之巅”“它们挑战艰险,穿越极限,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越九曲黄河,飞越万里长城,重返生命的起点”……
蓑羽鹤的逆势而上、穿越极限,不就是奋战在我国三北地区的务林人的真实写照吗?我国三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曾几何时,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这群务林人,为了生存,为了明天,自1978年至今,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艰难地前行了几十年,用勇气和智慧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环境和命运。
可见,蓑羽鹤的悲壮,就是我国三北地区务林人的悲壮;蓑羽鹤的成功,也是这群务林人的成功。这样的语言酣畅淋漓,这样的叙事不赞一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说,在新闻报道中完全可以运用文学写作手法,只不过要运用恰当,只有恰当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